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国内最大的医学影像专业平台,唯一拥有例病例+征象及专题讲座。
专栏
病史:男,80岁,无痛性肉眼血尿4天。
患者某日傍晚无明显诱因自解肉眼血尿,呈鲜红色,为全程血尿,不伴血块,不伴尿频、尿急、尿痛,医院就诊,门诊予查超声示:右肾实质性占位。医院未予特殊处理。
影像分析:右侧肾盂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增高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呈持续性轻中度均匀强化。
病理:右侧肾盂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讨论:肾盂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生长缓慢的肾盂源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1。典型临床表现为间歇无痛性全程血尿,也可有腰痛、尿路刺激征和腹部包块。
影像表现:肾盂癌密度与肾实质相仿,多数密度均匀,钙化或坏死等现象很少见。肾盂癌与肾细胞癌比较,属于相对少血供的肿瘤,多数呈现较持续性轻中度强化。大部分肾盂癌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及肾积水。
肾盂癌CT分型 肾盂癌多数文献将其分为3型。
①盂内肿块型(Ⅰ型):表现为肾盂或肾盏内软组织肿物,可伴肾积水,肾轮廓多正常,肾窦脂肪多清晰。
②实质浸润型(Ⅱ型):表现为肾实质受侵,周围肾窦脂肪消失,肾外形尚保持或稍外隆。
③管壁增厚型(Ⅲ型):表现为肾盂或肾盏壁增厚或扁平状肿物,常伴有明显肾积水。
鉴别诊断:盂内肿块型易于诊断,不易误诊,但可因病灶太小而漏诊。此型主要与阴性结石、血块鉴别。阴性结石CT值较高,在80~HU,短时间复查,位置可移动或结石排出而消失;血块其边缘不整,无强化,常在数日内排出,充盈缺损形态、位置、密度、大小可随时间不同而变化。
管壁增厚型主要与炎症引起的肾盂壁增厚相鉴别,后者管壁增厚较均匀,累及范围相对较长,而前者壁不规则增厚,部分病例鉴别困难。
实质浸润型主要与肾细胞癌鉴别,鉴别要点:
①强化特点,后者多呈“快进快出”型强化,前者累及的肾实质,呈持续性强化减低,两者有明显不同;
②前者肾盂(盏)内多数有异常软组织影存在或局部肾窦脂肪模糊,后者肾盂肾盏多无异常;
③前者受累实质无明显占位效应,后者有明显的占位效应;
④前者受累实质边界不清,无假包膜,后者边界多数清晰,有假包膜。
病例医院影像科授权发布,严禁盗图。
引文:
肾盂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孟潘炜、纪建松、周利民、王祖飞、医院放射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第24卷第7期
肾盂癌多层螺旋CT分析;
连世东1,庄美俊1,徐 哲1,刘 侃2,谭晓天1;(1医院放射科,2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医院影像诊断科
实用放射学杂志年9月第31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