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16日讯 (通讯员邹亚琴)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3月16日上午,湖北省举行科技创新大会,会上颁发了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医院(医院)共获奖励13项,包括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项,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二等奖2项,医院最多。创新大会现场。据悉,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王高华教授、泌尿外科程帆教授、心血管内科江洪教授作为项目主持人获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今年也是湖北以百米红毯礼遇科学家的第三年。医院心血管内科江洪教授团队作为唯一医疗健康行业代表,与其他13位科学家代表全省科技工作者走上红毯铺就的“星光大道”,汇聚科技之光,激发奋斗力量。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老年认知与情感障碍的机制和临床应用》由王高华教授主持完成。该项目团队围绕老年认知与情感障碍这一当前突出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难题,通过阐明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早期临床诊疗新靶点、建立临床与社会医学交叉融合的疾病管理体系,在“分子-人体-社会”三个层面取得一系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引领了我国老年认知与情感障碍临床诊治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肾结石微创治疗关键技术体系构建与临床应用》由程帆教授主持完成。该项目团队围绕肾结石微创治疗术中术后出血、感染发生率高的关键技术难题,首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通道建立新技术,建立PCNL肾盂内灌注压力动态监测与精准控制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微通道PCNL手术系统,取得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我国肾结石微创手术的安全、效率和普及率。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脑心神经免疫代谢机制及其诊疗》由江洪教授主持完成。该项目团队围绕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自主神经机制和诊疗关键技术难题,提出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脑心神经免疫代谢理论,研发了便携式超敏快检系统并创新建立了符合中国人特点的危险分层体系和预后评估体系,开发系列自主神经调控新策略和新技术有效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提高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治水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此外,医院感染科主持的《肝衰竭诊疗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持的《哮喘气道炎症调控机制及临床优化治疗方案的建立与应用》、心血管内科主持的《高血压及其合并症的免疫机制与防治策略创新》、骨外科主持的《壳聚糖基生物材料在骨关节炎中的应用及关键技术》、东院妇科主持的《反复妊娠失败的诊疗策略和技术创新》、放射科主持的《糖尿病骨肌病变精准影像诊断关键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眼科主持的《儿童视觉发育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等7个项目,获得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神经外科主持的《人脑胶质瘤精准诊疗及临床推广应用》、眼科主持的《复杂眼外伤手术重建与视功能修复的治疗体系构建与推广应用》等2个项目,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二等奖。东院神经外科主持的《经颅神经内镜临床体系的构建及推广》项目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医院(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介绍,医院高度重医院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医院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宗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进“医学+”多学科交叉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形成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融合创新为引擎、以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健康为导向的创新高地,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建设。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yantang.net/hysjsdzz/1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