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对你来说就像冬天里没来暖气前的棉背心,穿在身上暖暖的,找不到她了,你会浑身发抖。而有的人,就像大夏天里,那件搁置的羽绒服,没人会想到拿出来穿一穿,除非要发霉了,得拿出来晒一晒。
前两天,趁着今天下夜班,杨大夫悠闲的走在路上,脖子上背着自己刚买的单反,正准备刷一部共享单车,边骑边欣赏北京的美景,就听见老远老王的呼喊声,杨大夫,等一下。
“坏了,”杨大夫心想,“我欣赏美景的计划估计要泡汤。”看着老王拖着肥胖的身躯,一路小跑气喘吁吁的样子,杨大夫的职业病又犯了,“我是不是该提醒老王有空来找我做做CT,看看脂肪肝的程度了。”
“杨大夫,看到你太好了,赶紧帮我看看这个片子。我侄女的。”老王从背后拉出一个打扮新潮的小女孩,旁边跟着一个头上染的像孔雀一样的时代青年。
杨大夫看着老王殷切的眼神,实在不忍心拒绝,只好带着老王返回办公室—那间终年不见天日的地下室。(医院怎么老喜欢把放射科建在地下室呢?)
经过认真阅读,杨大夫把女孩拖到一边,询问道:“你生过孩子吗?小女孩摇了摇头,说我们目前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提养孩子了,前面怀过3个,都流了。
杨大夫沉思了一下,说:“看了你的片子,我怀疑你可能是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
“对对,医院的医师就是这么说的”,老王听了杨大夫的诊断意见后,头点得像筛子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后会对人体会有什么影响呢?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宫腔以外的部位,并在局部生长、浸润、反复出血,是妇科常见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引起痛经、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青春期发病率较低,25-50岁为发病高峰。进入更年期后发病率下降,40-44岁发病率最高,达24.28%。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因素有
(1)、月经情况:因月经来潮是由子宫内膜周期性规律脱落后经阴道排出形成,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腺体或基质异位种植,一般来说,月经初潮过早、月经量多、月经期长、周期短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呈正相关,因为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增加了经血逆流的频率,相反月经周期长、经期短、经量少理论上降低了经血逆流的频率。
(2)、生育情况:妊娠期间,无月经血形成,减少了经血逆流的频率,同时由于大量孕激素的作用使子宫内膜发生蜕膜样变,使子宫内膜萎缩,减少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形成。多次妊娠显示患内异症的风险降低。与仅有的2次妊娠相比,4次或以上妊娠并持续6个月以上妇女诊断内异症的可能性降低50%。子宫内膜异位症多见于已经生育妇女,有多次人流史及宫腔操作史的妇女更是多见。因此,做好避孕工作与计划生育宣传是减少本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部位是卵巢,子宫浆膜,输卵管,子宫骶骨韧带,子宫直肠凹,直肠,膀胱等处。它的临床症状也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的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
1、子宫内膜异位部位在卵巢;2、子宫内膜异位部位在子宫颈后方;’3、子宫内膜异位部位在肠道;4、子宫内膜异位部位在膀胱;5、子宫内膜异位部位在腹壁
当子宫内膜异位发生在卵巢时,随同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黏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我们亲切的称呼它为““巧克力囊肿”。
这是一个巧克力囊肿的手术病理及术前超声图像。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查方法有很多,包括超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采用经阴道超声,它可以在盆腔内大范围的检查以及有良好的接受度和利用度的优点,但其观察到的病灶图像不清楚。多层螺旋CT因为其对盆腔内各器官组织缺乏对比度,一般不应用于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查。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是一种有用的、创伤性小的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可显示异位子宫内膜的管状结构和基质细胞,但结果却经常存在不确定性,因其取到的组织可能是异位子宫内膜的样本组织或者异位子宫内膜中的纤维组织。各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其中MRI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精确度最高,通过其图像可以一次性观察到盆腔内前后各区域,同时可以观察到腹腔镜与经阴道超声难以观察到的地方。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的MRI扫描方案包括矢状位、轴位及冠状位T2加权图像、矢状位及轴位脂肪抑制T1加权图像。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卵巢的发病率最高,约占80%,双侧多见;病变区内膜随卵巢激素变化发生周期性出血而出现紫褐色斑点,逐渐发展成小泡、结节,最后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肿,囊内含暗褐色黏糊状陈旧性血液,似巧克力液体,所以也称巧克力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MRI表现:MRI信号依异位内膜囊肿周期性的不同及病程长短不一而出现不同信号。急性出血因血肿内形成的正铁血红蛋白具有较强的顺磁性,使T1缩短而T2无明显影响,此时血肿在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亚急性出血由于多数红细胞破裂,细胞内外血红蛋白使T1、T2值均延长,此时血肿在T1、T2均呈高信号;慢性出血液化、囊变成水样,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且囊壁含环形极低信号。
直肠子宫陷凹子宫内膜异位症,侵犯阴道、直肠及直肠阴道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它在直肠子宫陷凹发展,使子宫厚壁与直肠前壁粘连,导致直肠子宫陷凹变浅甚至消失。其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痛、痛经、深部性交痛、大便困难和便血。MRI表现:通常位于直肠子宫陷凹的深部实性结节含有大量纤维成分,T2WI上表现为边界欠清的低信号组织增厚区,但在有些病例中此区域的异位子宫内膜病灶也可含有大量腺体成分和少量纤维成分,在T1WI上呈高信号,在T2WI上呈多样信号。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导致直肠子宫陷凹封闭与半封闭时,可表现为子宫反屈、阴道后穹窿抬高、直肠向子宫方向牵拉、子宫与直肠间模糊的纤维索条、子宫表面的纤维斑块或结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泌尿系的概率很小,约1%~2%,且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不易确诊,常因漏诊和误诊而延误治疗,导致输尿管扩张及肾积水,严重者可因肾功能严重受损而行肾脏切除术。病灶位于膀胱者临床表现为与月经同步的周期性血尿,或者周期性下腹痛;病灶位于输尿管者临床表现为患侧腰痛、痛经、月经不调、性交痛、周期性下腹痛、周期性血尿、尿频及尿急。MRI表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常累及膀胱顶部,在T2WI上表现为局部膀胱壁增厚,呈不均匀等低信号,边缘不规则,在T1WI上病灶内部可见到点状高信号,增强后强化高于正常膀胱壁,但低于正常子宫肌层。输尿管受累通常表现为T2WI上不规则的低信号,T1WI上高信号,当异位内膜病灶与输尿管间的脂肪间隙消失时,就有可能存在外在性受累,它是输尿管受累最常见的形式。受破坏结构上方的输尿管扩张也很常见。输尿管受累常伴有宫旁组织病变,如同侧卵巢T1WI和T2WI高信号囊性灶并与输尿管粘连。
听了杨大夫的话,小女孩明白,自己会得这个病,估计与自己多次的流产史有关,小女孩谢过杨大夫,默默地带着片子和自己身边的“花孔雀”回家了。杨大夫心情也变得莫名的沉重起来,看着这些花季少女,只贪图一时之快,却给自己的身体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关爱女性健康,刻不容缓呀,或许应该把生殖、性教育下放到更小的时候?
................................................................................................................................................................................................................................
版权声明你有好酒菜,我有好故事
老杨和同道一起在这方寸间与您品酒,聊天,博识
与您健康相关的,就是我们白癜风早期能治好吗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