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是历史悠久的中医物理疗法,此种方法由药、热、穴位组成,具有温通经络、补养气血、祛湿散寒等功效。艾灸疗法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除可治疗痹证、胃下垂、脱肛、遗精、阳痿等疾病外,还用于防病保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艾灸疗法如何灸治生活中一些常见疾病的文章。
一、概述艾灸疗法古称“灸焫”,指以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作用。
该法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保健,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因其制成形式及运用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等。
一、艾灸反应及排毒1,出汗排毒,就是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2、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开始起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慢慢会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3、有些人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没有关系这些反应慢慢都会消失的。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4、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有问题,或有肿瘤发生。肠道问题居多。
5、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煮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了上火的症状。(如果艾灸出现上火的情况,想快速达到祛火的目的,那么先停下来艾灸,借助于食物来达到降火的目的。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不干燥,小便不混浊。;常吃绿豆粥、荷叶粥或绿豆汤、莲子汤(不去莲心)。;多吃山楂、山药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的食物。;每天要多喝白开水,或糖盐水,也可以降火;另外,可以多吃一些如苦瓜、绿豆汤、西瓜、冷饮等清热降火的食物。取冬桑叶3克,加上白茅根和麦冬,再适当加一些甘草,用来泡水喝,可以达到清热降火的目的。)
6、有的人初次艾灸的,会有发烧的症状,没有关系,多喝水,可以再督脉和膀胱经刮痧或拔走罐都会退热,而且降火气。
7、我的治疗理念是,治疗疾病,一定要给疾病一个出路,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一般疾病在下肢排出的路径是我们理想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他会自己寻找出路。
8、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
9、艾灸的走串,遇到这样的很正常,也不要大惊小怪,有艾灸的通串就比没有要好,经络的通串,提示经络疏通的是否通畅。
10、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候,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在经期的时候,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不要害怕,有上述疾病的人建议经期艾灸,给疾病以出路,月经期就应该是排出的路径。
11、经过几次艾灸,或一段时间的艾灸后,有的人会表现出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的季节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同时配合患处的刮痧,或按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使寒邪尽快排出。一般到了夏季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可以消失。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所以坚持艾灸很重要。也许真的应了那句话“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对于寒邪较重的病人你需要断断续续艾灸三年甚至更久。所以艾灸是一个慢功夫。
12、拔罐过程中出现的水疱,是体内病原体某种病毒外排的一种现象,也是强制排毒的一个方法,在排毒过程中不要抑制水疱的产生。有的人认为是留罐时间长才会出疱,就缩短上罐时间。其实出疱跟时间没有关系,有的人还认为是火烧的,这些都是对出水疱没有从根本上去理解认识而已。对于火罐根治疗法中出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我们不应该回避,而是要主动地面对,从中去了解它,认识它。经历了十多年的体会与实践,我总结出,其实出水疱是好现象,说明排毒快。在第一次上罐时,罐口就可能出现水疱,或脓水,出泡沫、凝血等现象,这些东西都是从肌体内排出的病气及垃圾,起罐后可以将水疱用牙签或针把脓水放出,用棉球及卫生纸轻轻擦拭即可。有条件的情况下冲个热水澡,效果更佳(提示:不论你出多少水疱,洗澡都没有影响,只会帮助你加速血液循环,这是最佳选择,请大家消除疑虑,不防试一试,亲身体验一下吧)。
三、艾灸注意什么1、注意寒冷,注意保暖,注意在艾灸的时候,尤其是冬季不要碰冷水。2、艾灸期间不要生气,如果生气,气赌经络,艾灸就不会起作用,反之会加重气血的瘀阻。3、大饥大饱不宜艾灸,饥饿艾灸容易晕灸,太饱艾灸气血运行慢,容易发生腹胀。4、患有胃肠疾病的,艾灸期间不要吃食物,灸后半小时才可以吃饭。5、艾灸前最好喝温水-毫升,艾灸后要喝温水-毫升,甚至更多一点。6、艾灸前可以洗温水澡,艾灸后半小时,可以洗热水澡,稍稍烫一点皮肤的温度。7、有些人艾灸的时候想泡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水温要高于50度。8、初次艾灸的人,一定要学会循序渐进逐渐适应热度,逐渐增添灸具,不要一下子上的太多,身体会吃不消,显得太燥。9、皮肤起泡,小的泡自己可以吸收,大的水泡,一定要挑破后在这里拔罐,使里面的病水尽量拔出。然后温和灸,不要再使用艾灸罐,等泡痊愈后,可以继续使用艾灸罐。如果泡在关节活动部位,要的等待结痂后在灸,关节部位不容易愈合。
四、艾灰也是宝1、可以用于美容,在洗面奶里加一点,可以帮助清理面部的细菌;2、用好的艾灰里面加一点香油,涂在干燥的湿疹或皮炎部位,然后艾灸,可以促使病灶吸收,改善干燥的环境。可以消炎。3、如果你有很多头屑,或近期掉发严重,你可以用艾灰和洗发乳放在一起洗头发,会改善掉发和去头屑。4、如果您有脚气,在有炎症的部位抹一点艾灰,在继续艾灸,炎症会很快痊愈。5、如果您有口腔溃疡,在溃疡面,抹一点艾灰,会沙咧咧的疼痛,会消炎,促使病灶尽快愈合。
五、不同病症的取穴方法打喷嚏,流鼻涕,咽部还有些痒痒的感觉。躺在床上,从迎香开始顺鼻梁往上灸至印堂、上星;然后从印堂沿睛明、攒竹、到太阳。每次灸30-40分钟,直灸至皮肤潮红。灸后就基本不打喷嚏了。就是咽部有点干和痛的感觉。隔天按照前一天的艾灸路线灸一次,感冒的症状已经全好了。只是咽部的感觉还是有,就灸天突穴,和大椎穴。灸后好似咽部干的感觉更严重,有排病气的感觉。这时就是多喝水,将近下午,所有症状都消失了。
吃东西不挑食,食欲一般可以艾灸中脘、天枢和足三里,这些穴位可以调整胃肠,有很多成年人通过这样的艾灸都有吃饭的食欲,孩子会更加敏感。这些穴位如果同时艾灸,可以稍微延长点时间,都下来可以40分钟。可以用艾条悬灸,也可以用单眼艾灸盒艾灸。艾灸肯定会有反应或上火的表现,这些都是崭时的,艾灸一段时间后。
取穴多是‘双内关和双三阴交’极其严重的情况下同时多选腹部的天枢、关元、子宫等。
1、穴位:迎香、印堂、百会、肺俞、足三里、合谷。2、主要熏烤迎香至印堂之间的鼻梁部位,烤到皮肤潮红。每天一次,每次半小时。
针灸疗法取头穴:前庭聪.百会.四神聪.水沟穴(取病灶区)
取穴:太阳.印堂.风池.头维.合谷.百会等。每天一次,轻者3-5天即愈,重者要两三个疗程。每疗程10天,间隔3-5天在扎第二个疗程。
主要穴位是:合谷和复溜。大约10几次就会好的,而且,远期疗效更好。针灸合谷和复溜穴,双侧同时针灸,一个疗程10天,大约2个疗程就能痊愈。另外,更年期的妇女,也容易有该症状,做好辨证施治。
诊断要点: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针灸腰2-5夹脊穴、阿是穴、环跳、还有部分阿是穴,针后,拔罐、按摩。治疗一次感觉轻松。但是,一两次不行,最低也要一个疗程。
坐在一个中间有眼的塑料小凳上,把艾条对准那个眼。灸之前,把屁屁洗干净,肛门直接坐在小凳上,对准眼,就可以灸了‘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大约10几次就好了。
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滋阴清热。取穴:阿是穴刺法:以中粗火针速刺局部,散刺法,点刺不留针。进针达肿物2/3。
艾灸疗法:在天突穴和双肺俞穴每天艾灸2次。一次用艾条熏烤。一次用姜片,把姜片切成3MM的片状,然后再用锥子把姜片扎若干眼,放艾状,同样是三个穴位,每次灸艾状3-5状。每次每穴10分钟。连续灸20天为一疗程。直至灸之皮肤潮红。只要坚持,一定会有疗效的。
每晚于临睡前1小时,用温热的水先泡脚10分钟。然后用艾条熏烤双侧涌泉穴,每次20分钟,连续10-15天为一个疗程。艾灸期间不用任何辅助药物。
开始每天针灸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5天后在针灸第二个疗程,从第三个疗程开始是隔天一次针灸。
火针疗法:火针取穴局部阿是穴。刺法:以平头火针速刺患部,浅刺勿深,视病变范围大小决定针数,一般小的5-6针,然后再用中粗火针速刺法,点刺不留针。火针治疗每周一次。针灸治疗白癜风只要是调整他的整体免疫功能,疏通经络。针灸选穴2组:
1、天枢、气海、足三里、外关、曲池、血海、三阴交。2、脾俞、阳陵泉、三阴交、内关、支沟、合谷。另外,在大椎穴点刺放血每周一次。在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排罐,也是每天一次,10次一个疗程。
分为虚实两种。虚证多由于房劳不节,多产久病;或出血过多,忧思伤脾,致使脾肾生理功能减弱,阴血耗伤过甚,因而血源枯竭而致血枯闭经;实证由于受寒饮冷,寒邪客于胞中,或情志抑郁,气机不畅,淤血凝结,经脉阻滞,乃为血滞闭经。本病属于气滞血瘀者,宜理气活血,散瘀止痛;属脾肾两虚者,宜补益肾气,通调冲任。脾肾两虚者症状:月经过期不来,常伴有形瘦肤燥,唇淡,神倦,时有低热,盗汗,头晕、心悸,脉细无力。需补益肾气,通调冲任。取冲脉、任脉、几足太阳经穴,用毫针,可加电或灸法。主穴:肾俞、阴交、三阴交。配穴:隔俞、血海。肾俞以益肾;阴交是冲脉任脉之会穴,刺之以通调冲任;配三阴交统调足三阴以行气血;加隔俞、血海以补血。
按摩的方法是:仰卧在床上,闭着双眼用拇指、食指分别放在眼眶上下,向内外各旋转50次,再换食指、中指成剪刀状按摩双眼角,内外各旋转50次,最后用食指、中指并拢闭着双眼按摩眼球,内外旋转各50次。按摩时轻重以能忍受为好。按摩完后稍停片刻,到宽敞处极目远望数分钟。每日坚持两次,晚上用毛巾热敷一次,上述办法既不用药又简单易行。此外在按摩治疗期间,忌在强光下看东西,忌看字特别小的书籍和刊物,要少看彩电,少上网,最好不打麻将。
先针灸,取穴:迎香、印堂、百会、合谷、肺俞穴等等在此基础上加减。针灸过后,用艾灸灸迎香到印堂、到双侧太阳,印堂到上星,隔姜灸双肺俞穴。上述方法每天一次,十天一个疗程。第一年前前后后大约治疗两个疗程,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已经减轻很多,基本得到了控制。
首先从提高自身免疫系统开始。1、拔罐疗法:长期患有肺心病的人,体内多有湿热,你先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入手调理。方法:用火罐或真空拔罐器在督脉从大椎穴开始,排罐至长强穴。然后两排从膀胱经的大抒穴排罐到关元俞穴两排。2、可以每个三五天在督脉或膀胱经闪罐或走罐,这样对提高整体的免疫功能都有作用。3、在着重肺经的云门、尺泽穴、孔最、经渠穴和鱼际穴的按摩揉捏及敲打。4、艾灸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功不可没,在神阙穴、足三里、关元穴进行艾灸,每天1——2次,每次每穴5分钟。5、就是针灸和穴位注射了,这是个很关键的治疗,这些都必须由专业人士亲自治疗的,病人家属不会。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只要免疫功能提高了,疾病也会逐渐好转的。
1、艾灸从迎香穴开始,沿鼻梁上移至印堂穴,再由印堂穴沿眉体到太阳穴。这个过程一定要感觉温热或热的程度。大约时间需要10——15分钟。2、如果家中有条件,或有人可以帮忙,最好在艾灸肺俞穴。用不太干的姜,切成一元钱硬币厚,上面用牙签扎上眼,然后放艾绒,自己做艾状,底座最好在1.5到2.0公分。把艾状放在姜片上,点火把姜片放在肺俞穴,由家人帮忙看着,到很热的时候,由家人帮您移动,这叫隔姜灸。直至灸治到皮肤潮红,这算是灸治得气。每次灸治3——5状。3、关于多久能见效?只要你坚持灸治,大约一周后可以见到明显效果。4、每次治疗前前后后应该不少于40分钟。5、灸治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治疗就一定要坚持。如果在治疗期间有鼻干、鼻痒、咽干的现象,可以在鼻内用棉签点红霉素软膏或红霉素眼膏,然后在灸治。在灸治之前可以多喝点白开水。
用火针,在肿胀的局部阿是穴,火针点刺2-3针。第二天就已经完全消了。火针治疗这种疾病有手到病除之效,希望尽快用上火针,早日解除疾病的痛苦。(未完待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