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晚报整版医患同呼吸共筑健康梦探

京东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19.html?ivk_sa=1024320u

新年伊始,河南医院(医院、医院)佳绩频传,喜报不断——

1月19日,全国“呼吸人”在首都北京共襄盛会。在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认定结果发布会上,该院被认定为呼吸与危重症学医院达标单位,并获资格证书,率先成为焦作市属医疗机医院。

从连续5年荣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奖,到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建设迈入国家先进行列,一项项殊荣为河南医院增添了浓墨重彩,医院蓬勃向上、创新发展的画卷。

呼吸与共,医患相连。近日,记者来到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探访该科规范化建设背后为焦作地区广大呼吸疾病患者带来的福音。

生命在一呼一吸间延续。相较于其他疾病,难以顺畅呼吸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生活尤为痛苦。

每年冬季都是呼吸疾病的高发季节。走进河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挤满了该病区。

作为焦作市医学重点学科,该科是我市成立最早的、独立的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在为全市众多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保驾护航,使他们的呼吸更加顺畅的过程中,该科发展在一次次“大事件”中实现了飞跃——

年8月,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学医院牵头的呼吸专科医联体,让患者享受国内一流呼吸专家团队的优势资源;年6月,该院联合18医院进行授牌,成立焦作市呼吸专科医联体,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辐射,推动我市呼吸专业技术水平进步;年9月,该院集中感染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感染多学科会诊团队,由呼吸与危重症学科、ICU、血液科、急诊科、影像科、病理科、细菌室等多个专业组成的抗感染会诊队,为广大感染性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方案……

谈起最新获得的殊荣,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专家,该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永国说:“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医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能力,提升了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综合实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救治水平和呼吸慢病的防控、管理能力,对广大患者来说有很大的好处。”

图①杨永国(右一)带队下乡义诊。

图②杨永国(左)和许新举(右)在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上。

探索慢病管理为患者开启康复“密码”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为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因呼吸衰竭而致死。”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副主任许新举说,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在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和疾病负担这5个指标上都处于高水平上升趋势。

与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患者相伴,与病人同呼吸、共命运,让一个个危重患者绝处逢生,让一个个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得到控制,是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的职责。

因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炎(简称慢阻肺),今年68岁的顾大医院住上段时间。老人已有近5年的慢阻肺病史,长期咳痰、气喘,严重时上不来气,可最近他的症状轻了许多。

“自从慢阻肺纳入了慢性病管理,门诊开药能报销一大部分,每个月我都来找许主任开药,一次也就花几十元钱。坚持用药的同时,许主任还给予康复指导。今年冬天,我应该能平稳度过。”顾大爷对目前的治疗情况很满意。

“慢阻肺需要长期治疗,病人每次急性发病一次,肺功能就下降一次。所以,患者需要坚持规律用药、合理膳食、适量的康复训练,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有效减轻病情和减少住院次数,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许新举说。

该科始终将推动焦作地区呼吸慢病管理规范化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探索、建立慢阻肺患者的慢病管理上,该科对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给予电话随访,提醒患者戒烟、避免受凉感染、避免接触烟尘等诱发哮喘和COPD加重的环境,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营养支持、腹式呼吸等锻炼肺功能的方法以及心理上的疏导,医院评估肺功能;对于住院患者,诊疗组根据不同的患者,制订专业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该科还建立了慢阻肺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yantang.net/hysjsdzz/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