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女士是一个怀孕3个月的准妈妈,一天夜里两点多突然感觉左腰疼痛难忍,怀疑是肾结石发作(之前有过两次结石复发经历),医院急诊,做了B超发现输尿管结石,但医生说不能吃药不能碎石,这让疼的死去活来的林女士很绝望。后来医生看林女士实在疼的太厉害,开了一针20mg的黄体酮,打过之后才稍微好点。
十月怀胎本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了,再加上尿路结石的困扰,这对于准妈妈来说不仅很痛苦,还很危险。
准妈妈更容易发作尿结石
报道孕妇中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为0.04%~0.14%(1/~1/),由于整个孕期体内激素剧烈变化,整个生理状态会发生很大改变,包括泌尿系统,也会受影响:
?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升高,而雌激素水平相对较低,导致输尿管平滑肌蠕动减弱,尿流变慢;妊娠的头3个月,肾脏及输尿管开始扩张,出现生理性的肾积水,可引起尿的滞留,这为结石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妊娠后期增大的子宫还会压迫到输尿管和膀胱,增加了梗阻和感染的风险。
于是,命途多舛的准妈妈们,假如不做好前面说到的防范措施,真的很容易长出尿结石。更尴尬的是,这时候诊断尿路结石也存在困难。
为啥准妈妈的结石不太容易诊断?
在孕妇中泌尿系结石的诊断特别受到挑战,虽然大部分泌尿系结石者有镜下或肉眼血尿,但对于孕妇,血尿在妊娠期可以正常发生,并不能提示有泌尿系结石的存在。
通常,CT平扫对普通尿路结石的诊断都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但由于X线对胎儿会造成不良影响,故对于孕妇一般不主张使用。
B超是诊断孕妇泌尿系结石的最佳方法。不仅能探查到结石的具体位置、大小及数量,而且还能发现有无肾积水并同时测定肾实质的厚度,因而能对肾功能作出初步判断。但是,对于输尿管中、上段小结石,B超检查尚有一定的局限性。
妊娠期发现泌尿系结石,怎么办?
?肾绞痛的一般处理
如果有肾绞痛发作时,需要对症治疗,应尽量选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比如阿托品、黄体酮可以解除输尿管平滑肌的痉挛,缓解疼痛。建议大量饮水,增加尿量,一般体积较小的结石是可以自行排出的。
?并发泌尿系感染的处理
如果患者为泌尿系感染,特别是肾盂肾炎,需尽早应用抗生素治疗,可以选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
?输尿管双J导管的应用
置入输尿管双J管对缓解孕妇肾绞痛、减轻泌尿系梗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约半数的孕妇其泌尿系结石能自然排出,因此,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考虑放置输尿管双J管:
①肾绞痛频繁发作或疼痛不能缓解者;
②泌尿系梗阻并发有感染者。
位于输尿管中、下段的结石有人主张在输尿管镜下应用套石篮取出结石,但此方法可并发先兆流产、输尿管穿孔、输尿管狭窄等,因此目前少有人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胎儿有破坏性影响,为绝对禁忌证。
?下面这两种方式,准妈妈不适用: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胎儿及女性生育能力均有一定影响。
微创碎石手术:有可能造成流产,并不常规选用。
防患于未然,孕期更放心
由于妊娠期间生理变化大,如果怀孕之前就有肾脏结石的话,那孕期这些结石掉落在输尿管的风险就变高了。一旦卡在输尿管出不去,就会造成梗阻,这时会出现最常见的结石症状——肾绞痛,也就是腰部的剧烈疼痛,有时还会出现腹痛、血尿、恶心、呕吐。
为了能生下宝宝,有的孕妇强忍疼痛不吃药不打针,结果严重损害了自身健康,其实这样对宝宝也有损害。
因为,泌尿系统的炎症和疼痛可能会诱发子宫收缩,甚至会引起出血、流产,而结石导致的尿路梗阻还会损害肾功能,形成肾功能「越堵越差、越差越堵」的恶性循环,让准妈妈陷入危险境地。
准妈妈们可以通过下面的5个方法进行预防:
1.怀孕前做个常规检查:如果存在尿石症的话,最好提前消除隐患,也可以找泌尿科医生进行评估后再怀孕。
2.多喝水:可以稀释尿液,有利于结石晶体排出,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
3.不要憋尿。
4.适当补钙:保持钙摄入平衡,特别是饮食上的钙摄入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饮食摄入的钙不会增加结石的形成,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5.调整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不但能减少结石的形成,也有利于排便。但是有些食物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要少吃,比如草酸含量高的菠菜、浓茶、咖啡等。
参考文献:
ParulkarBG,HopkinsTB,WollinMR,tal.Rnalcolicduringprgnancy:acasforconsrvativtratmnt.JUrol,,:-.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