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内功为民砺剑
奋进者从来不会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止步不前。医院,是现行中国医疗体制中的最高等级。早在年,该院就通过医院评审验收,以“三甲”桂冠捍卫着怀川百姓的健康。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三甲”标准相对于“原三甲”医院标准有了较大改变。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让医院再度焕发创业般的激情,该院领导班子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思熟虑后作出一个大胆决定——面对医改政策下的新挑战、新变化,将按照“三甲”新国标标准,持续改进,不断强化内涵建设,打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数字化的医院。“三甲”复核评审,医院的荣誉。作医院,摸着石头过河,风险不可谓不大。不过在该院看来,“三甲”复核评审,就是通过借助外力破除“小富即安”的惰性思想、自我满足的固化思维和故步自封的行为束缚,进一步解放思想、苦练内功,医院发展的“任督二脉”。这是一个标准的“自破自立”的主动作为!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为了捍卫荣誉,该院全体职工只能背水一战。年2月在全市率先启动“三级甲等”医院复核评审工作。围绕“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改善医疗服务”等主题,该院对自身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立体”改造。名职工,个日日夜夜,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打翻重来的推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在迎接三甲复评的那段岁月,是五加二、白加黑,连轴转的日子;医院参观取经的日子;是为了一个条款如何落实而争得面红耳赤的日子;是各级领导都立下军令状“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日子;医院的发展大家抱团奋战的日子……据统计,“三甲”复核评审以来,该院共补充、修订制度、流程、职责项,修订临床常见基本诊疗常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感控工作流程等项,培训批次人次。医院内审员余人次。为了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三甲”复核评审工作,该院多次医院检查指导,组织外出学习余人次,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服务水平、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回顾数载以来的这段时光,该院党委书记杨永国作了形象回答:“‘三甲’复核评审的过程像是一服粘贴剂,把医院上下紧紧地粘合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也像一针强心剂,医院上下的内在潜力,调动起了更充足的干劲;更像一针镇静剂,使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差距和问题,给了我们更冷静的头脑;还像一针清醒剂,让我们面对未来的发展时,方向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措施更得力。风正、气顺、心齐、力聚,是我们从中得到的最大收获。”这样的勤奋态度和职业精神,投射到实际工作中,爆发出的能量是巨大的。破茧化蝶亮点纷呈
“三甲”复核评审,是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大比拼,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的“国考”。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来形容“三甲”复核评审,并不是夸张之词。在“三甲”复核评审过程中,医院专家们对该院涌出的一些亮点工作频频点赞。——突出政治引领,以“党建先行”助推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在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进程中强化政治引领,聚焦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环节,修订《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增设党务机构,增补党委委员,构建上下贯通、纵横融合的党建工作新机制。坚持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每周五为班子成员调研日,全体成员深入科室开展调研,推进重大战略任务谋划、重大改革举措实施,形成高效务实的领导核心。与此同时,该院把疫情防控、“三甲”复评、医院建设等中心工作融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践中,医院上下达成“没有脱离党建的业务”“没有离开业务的党建”的共识和理念,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年12月24日,省委改革办、省卫健委联合调研组来院调研,对医院党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医院为国家卫健委调研单位。——管理科学规范,以“制度重塑”医院发展新模式。根据新时期健康工作的要求,该院推进结构性改革,医院管理、医保、药品供应保障、分级诊疗、综合监管等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院管理各项制度建设,统筹推进医疗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价格、绩效分配等综合性改革,绩效管理、预算管理、目标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全市领先。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单中,医院在全省综合排名第27名,焦作市排名第1名。年,该院荣获“年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优秀工作单位”称号,并在全国医院(医院及设置医院)综合排名全国第4位。该院积极组织学习新标准,并按照《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年版)》《医院评审标准(年版)》《医院评审办法(试行)》以及医院管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等要求,同步落实,进一步自我完善、自评促改、不断提升。PDCA、G+7S医院复核评审工作紧密结合,强化标准化管理意识,医院安全和患者安全。职能科室、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的设置与人力资源配备科学、合理。完善职代会提案制度,做好党务院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改善职工工作条件,注重全院全员职业风范。医院环境整洁,标识清楚,流程设置合理,就诊通道流畅,便民措施到位。——学科体系完备,以“资源共享”培育医教研制高点。该院学科做到分清层次、分类指导、分批建设,充分发挥介入技术、腔镜技术、多学科诊疗优势,肿瘤、心脑血管、妇科疾病诊疗能力突出;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肿瘤防治远程医疗协同平台。加强重点学科布局,突出抓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着力建设肿瘤区域医疗中心、脑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高级卒中中心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百强,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综合质控结果单项评分全国第一,综合成绩全国并列第三。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第三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助河南理工大学成功申请医疗本科专业;拥有完善的临床教学模拟训练、考核体系;设立OSCE考站、成立学科教研室,医院、云PACS、远程会诊和网络资源,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补充。科研管理规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数量在焦作市卫生系统实现新突破,成为焦作市唯一一所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现场核查的医疗机构;《寄养骨与寄养指同时回植修复拇指V度缺损》科技成果获得河南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打破了焦作市此前没有省医学科技一等奖的局面。焦作市15个医学重点实验室,涉及肿瘤领域的4个重点实验室全被医院囊括。——质量管理扎实,以“标准落实”筑牢医疗安全防线。该院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高度重视,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病历书写规范,能够充分落实决策、控制、执行三级质控职责及各类管理委员会职责,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管理。各职能部门二级质控方案和考核细则以及质控体指标清晰,做到质量管理同质化。该院建立健全感染防控三级质控体系,对重症监护病房、介入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布局流程进行优化再造。扎实完善“医院”创建机制及多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在全市首家进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服务特色突出,以“智慧医疗”构建精准优质服务新路径。该院积极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面开展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首问负责制、首定负责制、首诉负责制,提升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活动,即“四负责两提升”活动,坚持以科室为主体、领导干部带头,从落实临床科主任职责和医务人员职责、落实科容科貌、落实出院患者健康宣教、完善一级医疗质控体系、规范诊疗行为等多个维度,进一步完善医疗管理组织体系,促使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做到重理念、重细节、重内涵、重实效,力争取得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的效果。医院、互联互通为核心,提供全程医疗服务管理,积极拓展优质护理服务内容,成立病友服务中心,开通诊间支付功能,身份证、社保卡、就诊卡三卡合一,患者通过